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我国心血管麻醉的现状和展望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麻醉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展心血管麻醉已遍及全国各地,并有了不断提高

医院已达余所,手术数量达例/年(年资料),医院完成例。医院已能做比较复杂心脏手术的麻醉,如李芳等(医院)总结该院白年-年12月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5例麻醉,其中心功能Ⅱ级7例,III级5例,Ⅳ级3例。麻醉方法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胺。使用膜式氧合肺(西安),体外循环时间(CPB)95-min,阻断时间72-min。心脏自动复跳6例,除颤9例,2例安装临床起搏器。术后常规呼吸机支持12-26h。术后脑栓塞1例,经高压氧治疗,好转。又如余正文(医院)总结该院年1月-年12月施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处理。其中心功能III级22例,Ⅳ级14例。麻醉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CPB时间88+32min,主动脉阻断53±11min。自动复跳22倒,安装起搏器3例,1例不能脱机术中死亡,术后死亡2例。

2疑难和重症患者的麻醉新方法及处理

雷迁等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并顺行选择性脑灌注(DHCA+ASCP)方法,实施主动脉弓替换术共例,并分析术后于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急诊手术,CPB时间min,术后脑卒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术后ICU时间延长有关(P0.05),并提出应对措施。白洁报道对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患儿11例,在停CPB后超声雾化吸人伊洛前列素(iloprost)30mg/(kg.min),给药20min。结果吸人伊洛前列素后肺动脉压/体动脉压显著下降(0.62±0.23vs0.56+0.24),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也显著下降(0.4+0.21vs0.37+0.23),跨肺压下降(16+9.1vs15+9.4)。胡强夫等研究米力农对合并肺高压瓣膜病患者30例,分三组,即对照组,米力农I组和米力农II组。结果认为米力农术前预给药,能够改善重症瓣膜病体外循环后肺氧合功能。卢家凯等总结年-年原位心脏移植83例麻醉处理的经验,认为:①做好对供体心脏功能的预见性评估。②做好体外循环前麻醉管理。③积极预防和干预移植后有心功能不全。

3新药和新技术的应用

潘四新等探讨万汶应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CPB预充时,在围体外循环期间对血浆胶体渗透压和乳酸水平的影响。将40例4月≤年龄≤6岁,婴幼儿,随机分为万汶组和血浆组各20例。结果万汶组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血浆组。万汶组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血浆组。结论:万汶应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的CPB预充能够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且能降低血中乳酸水平。吴辉选择冠脉搭桥、心瓣膜置换患者60例,比较单纯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对心脏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结论认为单纯舒芬太尼2.5μg/kg和氟比洛芬酯2mg/kg复合舒芬太尼1.5μg/kg,镇痛效果均确切,但后者镇静程度较轻,患者较舒适。韦华等报道电视胸腔镜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随即分胸腔镜和传统开胸组各45例。胸腔镜组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减少潮气量和增加呼吸频率等,结果胸腔镜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胸液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同期常规开胸组相比明显缩短,能取得良好术野暴露,满足手术要求。程文莉等采用快通道麻醉技术及食道超声(TEE)引导对82例房间隔缺损(ASD)施行经胸从有心房置人一双伞膜封堵器封闭房间隔缺损。术后拔管时间30+12.2min,ICU驻留时间60.5+23.1min,术后3天出院。王刚等白年1月-年2月实施机器人心脏手术63例,其中冠脉搭桥22例,房缺、二尖瓣成形41例。机器人心脏手术增加麻醉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CO,气胸、术中TEE监测等。作者认为最特殊又困难的是经右侧颈内静脉置人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赵晓琴等对择期CABG患者24例,EF30%-55%,于术中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DSE)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心肌存活的评价。结论:术中DSE可有效地预测CABG术后存活心肌及功能恢复。

4心肌肺和脑保护的研究

范永斌等回顾分析了例CABG患者应用抑肽酶的利与弊。在例中,例用了抑肽酶,例未用。结果表明:低心排发生率非抑肽酶组为1.3%,抑肽酶为0.30-/0(P0.01)。死亡率在抑肽酶组低于非抑肽酶组。认为抑肽酶没有增加血栓、肾功能不全和脑病的发生率,抑肽酶有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相静等探讨腺苷预处理在OPCAB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对OPCAB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腺苷组。结果发现腺苷能减少OPCAB术后CK-MB和cTnl释放,减轻心肌组织学损伤,并可在分子水平抑制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表达,但术后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改善。张帮健等选择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即分抗坏血酸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于手术开始时和CPB中腔静脉开放时,分别经中心静脉压(CVP)和CPB管道给予抗坏血酸mg/kg。结论是抗坏血酸mg/kg通过清除自由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PB期间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的肺功能下降。刘英华等(17)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择期CABG患者例,比较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和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对患者术中脑部微栓数量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差异。结论是OPCAB组术中脑部微栓数明显减少(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的

脑部微栓数),但并不改变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5基础研究有了深入和提高

王英等采用Langendoff离体灌注大鼠心肌I/R模型,研究线粒体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Z)药物后处理对离体鼠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途径(RISK途径)的关系。结论:线粒体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处理后能改善I/R大鼠心肌的收缩功能,是通过激活ATP敏感性线粒体钾通道产生心肌保护效应的。而挽救激酶途径(RISK途径)是二氮嗪后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又一机制。魏听等对36例心内直视术,观察患者围CPB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TNF-2、1L-6、IL-10等变化,并探讨其相应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发现CPB后ADM明显增加,1L-6、TNF-2也显著提升高,IL-10无明显变化。认为ADM的改变与CPB引起的炎性因素有关。张琳等通过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探讨缺血后处理(IPTC)和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PiNa)处理后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舒敏感受体(CaSR)表达的影响。并观察CaSR与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关系。结论:缺血后处理和吡那地尔处理通过降低CaSR表达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此外,围术期循环功能监测的进展,TEE在心血管手术中广泛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小儿中的应用,以及心血管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测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术后镇痛方面,也有许多临床的报道和深入研究,如舒芬太尼在不同年龄组OPCAB术后患者白控静脉镇痛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先心病患儿术后镇痛与吗啡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等。

通过上述心血管麻醉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这表明我国心血管麻醉方面已有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队伍,T作踏踏实实,不断创新。又通过频繁的与港、澳、台,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我国心血管麻醉缩小与国际先进的差距,都起着积极作用。诚然,我们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我们对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和祈盼,我们的宗旨是不断提高心血管麻醉的质量和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当今,医学生物T程、基因和细胞分子学、信息工程、药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这将为心血管麻醉的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5.1提高对疑难和重症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处理

Rich认为肺动脉高压(PH)是心脏和非心脏手术治疗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危险因子。通过TEE可评估PH和右心衰竭,并可指导治疗。PH未伴心衰可采用血管扩张药(静脉或吸入);有心衰未伴PH应使用强心药,±容量治疗/利尿药,±缩血管药:PH伴心衰时应合并使用强心药和血管扩张药(吸人为主)。机械通气会影响PH和心衰,可采用低潮气量和低PEEP。容量治疗方面要求CVPlOmmHg。姚允泰等通过在温习肺动脉高压的分类、诊断、病理生理、治疗现状以及肺血管扩张药物等方面的基础上,重点评议有关文献,包括①治疗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静脉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②一氧化氮(iNO)治疗。③伊洛前列素治疗。④吸人前

列腺素(prostacyclin)等。并就在体外循环、鱼精蛋白、呼吸管理、有心衰竭、特殊手术(心脏介入手术、心脏移植、肺移植、LVAD植入术)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通过上述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的干预,将有助于提高心血管手术患者伴肺动脉高压的麻醉处理的水平。赵丽云等温习先心病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病变机制基础上,对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提高存活率,提出了进行先心病畸形矫治并行心肺移植的围术期管理措施和观点。具体方法如下:①进行术前治疗,包括给予氧治疗,纠正心衰,抗凝治疗和使用血管扩张药等。②选择手术方式,施行先心病畸形矫正加单肺或双肺移植,以及心肺联合移植等。目前心肺移植的适应证约1/3为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③麻醉管理方面,对麻醉选择、麻醉深度掌握、呼吸管理、输液、术中监测和凝血功能的维护、激素应用、以及预防感染都指

出了积极措施。④患者术后在ICU的管理等。最后作者认为降低先心病伴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涉及多学科的协作,是对我们的巨大挑战。

Gravlee分析了美国每年诊断充血性心衰患者达50余万例,左室EF30%,但每年能接受心脏移植者仅0例。为此,提出了各种治疗方案和麻醉处理,其中包括药物治疗,使用双室起搏器、心脏复律一除颤器植入以及手术治疗等。处理上要考虑效价之比。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5.2进一步开展新药、新技术的研制和应用

徐军美对心肌保护基因治疗新进展做了系统、全面的文献温习,认为基因与传统治疗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其能高度选择性的在靶器官(靶细胞)上表达高水平的目的基因,对靶器官(靶细胞)直接转染目的基因,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大致包括4个步骤:①分离克隆目的基因。②选择合适的靶细胞与载体。③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人人体靶细胞。④目的基因表达,显示出临床效果。作者进一步对运输载体的选择、基因转移、目的基因的选择又做了详细分析和叙述。基因治疗已引起人们的广泛







































2016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zl/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