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官方科普平台——和谐七
一、什么是“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二、“先心病”到底有多常见?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近几年,每个出生存活的婴儿中,就约有8-10个小宝宝发生本病,也就是先心病的活产儿发病率约为9‰。根据调查统计,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约万,而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约十五万左右(平均每分钟就有17个有心血管缺陷的新生儿诞生!),占所有先天性出生缺陷的20%,已经连续五年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三、“先心病”的原因有哪些?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认为绝大多数先心病的发生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心脏的发育和结构及“先心病”的由来
心脏的正常结构
胎儿心血管的发育在孕3周就已开始,最初的心脏是一根纵直的管道「原始心管」,这样的「一居室」通过不断的扭转、添砖加瓦、砌墙封堵和搭建门窗,最终发育成一个带有进水和出水管道的两房两室的「四腔」结构,四个中空的心腔左右各两个。靠近人体头端的是两个紧挨着的心房,中间在发育过程中垒起一堵墙,这堵墙在医学上称为「房间隔」。靠近人体尾端的是两个同样紧挨着的心室,中间堵上了「室间隔」。虽然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之间是密不透风的,但是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各装了一扇可在打开的门「房室瓣」。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心脏有四个中空的心腔,左右各2个,各有分工。心脏干活儿(泵血)时,就像水泵一样,全身的血液都回收到右心房,经过右心室泵入肺,在肺内,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带上新的氧气)后进入左心房,最后通过左心室泵向全身。
心脏发育的过程复杂「盖房子、装修」自是不必多言,因此稍有差错,便会造成心脏结构的异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心病”。
五、四种常见的“先心病”
1.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简称「房缺」)和房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顾名思义,心脏上的缺损(洞),当初盖房子、装修的的时候有人偷懒,在室间隔和房间隔上少垒了几块砖,导致心房或心室之间有洞「缺损」,造成了心房间或心室间血液相互流通(如上图)。
这些不该开的洞使动脉血(含氧量高)和静脉血(含氧量低)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全身循环(体循环)中血液的含氧量降低——可导致皮肤和指甲发青发紫。左心的压力比右心高,左心血液通过缺损的洞洞流到右心,右心长期超负荷工作,便会罢工,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另外,右心的血液增多,它自己为了减轻工作量,便想法子把多的血泵入肺部,肺循环充血可使呼吸道感染机会增加——易患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再者,原本泵入全身的左心的血液有一部分通过缺损进入右心,这使得进入全身的血量不足——可导致乏力、活动后气促和体格较小、消瘦等。
2.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是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通路,这条通路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重要通路,因为胎儿的肺压力过大,肺动脉的血液无法进入肺,只能通过这条小道进入主动脉。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因为血液循环路径的改变,聪明的人体在出生后不久就会使这条通路(动脉导管)开始关闭,若至出生后一年还没关好,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动脉导管未闭了。
如此一来,在主动脉中本应流向体循环的动脉血会通过动脉导管直接流回肺部——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使体循环量减少,孩子的各器官便得不到足够的氧——导致乏力、活动后气促和发育落后。流回肺部的血还会通过肺进入左心,加重了左心的工作量,长此以往,便同样罢工,导致左心衰竭、肺动脉高压而致右心衰竭。
3.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严重的心脏结构异常,它由4个畸形组成: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典型表现为:宝宝稍哭闹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就唇、指甲发青紫。常常喜欢在行走或游戏时主动下蹲,不会行走的小婴儿,常喜欢大人抱起并且双下肢屈曲状,这都是为了减轻缺氧症状而产生的表现。宝宝在吃奶或哭闹等体力活动时,还可出现短暂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起突然的昏厥、抽搐,甚至死亡。宝宝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造成指端膨大(如鼓槌样)。
今天的介绍就先到这里啦~关于先心病其他方面的知识~且听小编我下回分解!
请扫描屏幕下方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