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经会诊中心群感谢孙葳老师!
开场白
大家好。首先感谢李神经会诊中心群六的浩玉群主的邀请,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春节将至也不休息,学习精神让人感动。以下是开场白。然后讨论问题以大家提问为主导。
年挪威学者Aaslid,使用低频、脉冲波多普勒(PW)超声探头,穿透颅骨比较薄弱的窗口(颞窗、眼窗、枕窗、下颌下窗等),探测相应的血流。
TCD初期用于重症监护的SAH血管痉挛(血管痉挛也是一种血管狭窄),80年代用于颅外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报告较少,因为国外颅内病变少),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90年代出现脑血流和微栓子监测,发泡实验也是微栓子监测的一个应用。目前最主要应用也还是颅内外血管狭窄。对于颅外颈动脉狭窄,TCD与彩超相比,可以显示狭窄远端的颅内血流和侧枝循环,但是彩超具有直观图像引导的优势,最好是两者联合。国内目前来看,颅内狭窄多,价廉,神经科容易申请购买,无创,便携,实时,动态,床旁,便于复查、监测,所以还是发挥很大的作用。
关于基础知识
1.下颌下窗是探测什么血管?
A:下颌下窗可以做颈部颈动脉的远端,一般不是常规做。比如颈部ICA重度狭窄,可以追踪狭窄远端的血流,一直至下颌下窗。
2.探头有什么要求呢?
A:TCD探头常用的就是2MHz,主要探测颅内,颅外也可以;4MhZ,探测颅外血管。还有更高频率的探头(8MHz,16MHz),可以神外术中探测血管。频率越低,穿透性好。
3.据说有TCD和颈彩一体的了?
A:有一体机,我觉得,主要优势是满足神内想自己买彩超但难以申请通过批准的问题。买一体机可能会被批准。如果有条件,还是尽量分开购置。
4.现在多普勒大多数用于颅内动脉血流监测,你能说一下你们能看到的对应的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吗?大约的正常血流速度,先介绍一下。
A:下图是关于常规操作的血管,深度。
血流速度是变化的,所谓正常参考值也和年龄有关系,老年人相对低;甲亢、贫血等相对高。流速主要关心的是高速血流,低到什么程度就有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是哪支血管,MCA流速最高,收缩峰血流速度有人可以接近cm/s,也有人50cm/s左右,可能都是正常的;后循环血流速度普遍低,甚至可以很低,PCA、BA,20cm/s左右可能也是正常的,VA常见一侧发育不良,血流很低。简单说:MCA超过cm/s就可以诊断狭窄,但是如果使用这个标准,和MRA、DSA比较,会发现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TCD认为狭窄的,其它检查正常)。关于狭窄的界值参考后面的有关讨论内容。
5.TCD确定血管,是根据探测深度,频谱,流速,流向,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中的哪几个?TCD的频谱应该与周围血管一样吧?
A:先看窗口,那个窗口做哪些血管,然后是深度、血流方向(这几项报告数据中会有显示)、探测角度(这个从报告上反应不出来,只有操作者自己知道),结合血流速度(如正常血流速度次序,MCA最快),必要时结合压颈试验。
颅内频谱和外周血管频谱,形态不一样。颅内频谱,就是收缩、舒张血流速度差的比较小一些,搏动指数(PI)较外周低,反应了远端血管床阻力低,PI=(Vs-Vd)/Vm,Vs收缩峰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平均血流速度=(Vs+Vd×2)/3)。外周血管频谱舒张期反相,是三相的,比如锁骨下动脉、股动脉,就是三相波(图中,上排最后一个)。ECA不是典型的外周血管,由于要供应脑膜中A等,所以阻力低于典型的外周血管(不是三相的),ECA频谱比ICA要尖一些,ICA比较圆润,CCA介于ICA和ECA之间。
6.TCD探到的大脑前动脉深度是A1段么,大脑中是M1段么,大脑后呢?
大脑后近端是可以测到的。
TCD对大脑中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大脑中动脉变异的少。但是大脑中动脉狭窄很多见,侧枝和流速,涡流很多见。
A:对。A1段(可能不发育)。M1段,多数情况下M2也可以看到(深度比较浅的地方,深度30-44mm)。PCA可以看P1(交通前段,血流方向朝向探头)、P2(远离探头)。
7.颈动脉体检筛查选颈A超声还是TCD?各有什么优缺点?颈动脉超声看颅内血管怎么样?
A:彩超对于颈动脉、椎动脉显示有二维图像引导、易于寻找检测血管。对于颈部ICA,彩超可以显示解剖结构,如管壁、管腔、IMT、斑块、血栓形成、夹层;评价斑块性质;发现尚未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50%狭窄;鉴别亚闭塞和闭塞。
对颈部ICA,TCD只能看血流动力学狭窄/闭塞,优势在于还可以看颅内动脉,ICA狭窄时结合MCA血流(是否出现低流速低搏动狭窄后频谱)和侧枝开放情况,对于判断狭窄程度更为准确。
体检应该选彩超(注:只谈机器优缺点问题,体检该不该筛查颈动脉是有争议的,国外反对筛查,主要是考虑卫生经济学成本问题)。
彩超做颅内血管需要配置专门探头(探头也价格不菲),就是经颅彩超(TCCD或TCCS)。优势同彩超,有直接图像引导,便于追踪血管,像一侧椎动脉闭塞就不容易漏诊。缺点是受颞窗不穿透的影响较TCD更大,尤其亚洲人,颞窗不透声,检不出血管,优势也就没了;不过现在机器有改进,较以前好些了;看基底动脉只能看近段,远段看不见(受深度所限制,只能看);彩超机器要比TCD贵很多,基本配置的TCD机器相对比较便宜,当然高级的TCD机器也是比较贵的。
TCD和TCCD探查颅内血流、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尤其是当由于解剖走行扭曲、斑块钙化严重影响彩超对狭窄程度的判定时,帮助判断狭窄程度。
TCD比MRA,优势在哪里呢?我咋发现不了TCD有更大的用处呢?本身这项检查局限的原因嘛?求解。
A:与MRA相比,优势是颅外颅内一起评价(我们头颈MRA是分着预约的,不给一起做);价廉;更适合门诊初筛血管狭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来者都要筛查);我自己会做的话,紧急情况不用求人(比如周五下午收个进展性卒中下,但是如果你们的MRA、CTA随时可以做就另说了,我们需要预约,加急很难);自己管的没钱的病人还可以免费复查(比如加重了,老求人也不好意思吧,趁着中午机器休息的时候自己做);个别病例TCD诊断狭窄,MRA却不明显的也有,我觉得可能主要是MRA的显示角度问题。对于血管狭窄总体检测来说,其它方面MRA可以取代TCD,MRA还有更多优势。
觉得TCD吧,要求检查者专业性较强,医院真的还很欠缺。需要TCD与DSA或者CTA相互应证不断提高水平。TCD技术需要规范,避免沦落成赚钱机器。
A:对。其实有人教、入门对、就学的快,有些技术人员做的不太好,主要就是不太懂血管解剖和侧枝,没有整体频谱群概念。学习初期互相印证做几例典型的,就会提高很快。关于赚钱机器真是不好评价,很多时候由于不了解他,看不上它,认为它不准,又指望它创收。
关于血管狭窄、闭塞
对于狭窄我们最关心,狭窄处流速增快,可是狭窄前后,你们怎么更好的判断呢?
A:TCD检测的血管狭窄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狭窄,只有狭窄到50%左右,造成血流增快TCD才能诊断。不同的血管(如MCA、TICA、ACA、PCA、VA、BA)狭窄诊断标准中血流速度界值也不是完全一样。研究主要针对MCA的TCD和其它血管成像(MRA、CTA、或DSA)的对照,其它研究很少。
绝对速度数值的界定也是个问题。界值低,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适合筛查,筛出来有问题,再做其它检查验证),界值高,特异性高、又牺牲了敏感性。简单记的话:MCA超过cm/s就可以诊断狭窄,但是如果使用这个界值(低界值),和MRA、DSA比较,会发现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TCD认为狭窄的,其它检查正常)。
要点是:尽量追踪全程寻找有无局限性流速改变、双侧同名血管对比(正常情况下,双侧MCA相差不超过30%,或者绝对流速相差不超过30cm/s)、同侧血流速度正常次序有无改变、结合频谱紊乱、侧枝开放。
怎么判断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
狭窄前低流高阻,狭窄后低流速低搏动还要和对侧的血管比较。
A:慢性MCA闭塞诊断请参考下图。请注意闭塞不等于探不到血流。
MCA慢性闭塞时,近端ICA的频谱形态是正常范围的,没有低速高阻的小尖波,因为ICA还有流向ACA的出路。远端又往往因为M1主干全程闭塞,也看不到狭窄后的低速低阻“馒头峰”。
以前以为某一处流速超过正常值就是该处狭窄,某处高阻力就是其远端血管狭窄,不知对不对?是不是还要具体分析?
狭窄,需要分析狭窄前后的总体改变,还要看是不是代偿血管,对于是否慢性闭塞,主要是看梗死和血管是否对应,代偿的方向改变血流也很重要。
A:原理是对的,要具体分析,正常值其实也有界值,不同界值会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问题(低界值,敏感性高,特异性低);不同血管正常值应该也不完全一样(MCA高,其它低一些)。流速改变+频谱形态和音频改变(涡流、杂音)+狭窄前后血流+侧枝开放,综合分析,才更准确。还要注意,流速增快不都是狭窄,有可能代偿、血管痉挛(其实痉挛也是一种狭窄)、高灌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等。
关键是你们都是单纯靠流速和深度,判断是哪个血管,如果有变异呢?是否不好判断?
A:不是单纯靠流速和深度判断,还有角度,追踪血管、压迫试验(可以用于辅助识别ICA、ECA、VA)、光刺激试验(PCA)。有变异就要复杂一些,比如ACA-A1不发育,VA一侧发育不良,不发育或低发育侧血流低,对侧代偿血流增快(双侧同名血管相比,同侧与正常血流次序相比),代偿增快的血流不会非常快;全程都快,狭窄常常出现局限性血流增快(请注意,狭窄并非都会出现局限性血流增快);没有频谱紊乱(湍流、明显涡流、粗糙杂音),也可以有比较柔和的涡流。
TCD检查时经常遇到血流速度不快,但涡流特别明显的情况,后来经MRA证实也存在狭窄,涡流对判断血管狭窄的价值大吗?是否一定要合并血流速度快才可以诊断狭窄?
A:这个要具体分析。(1)需要考虑哪根血管。涡流在分叉处也可以有,比如TICA和MCA-ACA分叉处,但是这种涡流相对比较柔和。(2)血流速度增快和一定范围内的狭窄程度有关,越窄越快,但是极重度狭窄接近闭塞,血流下降(越窄反倒越慢)。还有局限性现在才有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长节段狭窄不会增快。请参考之前那张“颅内动脉狭窄误诊漏诊”的PPT。
请问临床上如何判定TCD盲评结果中潜在的混淆结果数据(如ICA闭塞,但TCD操作者把VA误认为是ICA的结果)。
A:如果有频谱群的概念一般是不会漏诊和误诊的。比如ICA闭塞了,近端CCA会有狭窄前低速高阻,远端MCA会狭窄后低流速低搏动,侧枝开放(外-内侧枝开放,眼动脉反向、频谱颅内化,或者左-右、后-前侧枝开放,必要时结合压颈试验。这种混淆往往是操作者不太了解脑血管解剖和侧枝通路造成的。只看局部,没有追踪血管远近端对比。
频谱群!不过临床医生往往看见的结果没有附有频谱图,此时如何评判其结果呢?
A:这是个实际问题。医院是给打印频谱图的,医院不打印,打图会导致操作速度明显减慢(因为要存比较满意的图,不打印的话看一眼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自己了解这个操作人员的水平是否靠谱。所以对外院的、没图的就不好评价了,只能在给出的数据上比较一下,比如流速绝对数值、双侧同名血管对比、同侧血流次序比较、PI,这就要求自己会做一点TCD才好判断。这也是很多医生觉得TCD不准的原因。
Q1:想问一下,对于许多时候会报告一些局部流速略减低,但是没有其他问题,怎么看?
应该看年龄了我觉得。因为没有前后流速及紊乱,许多时候觉得意义不大。那得看操作者的水平。
Q2:有时候总是碰到流速略减低,其他没有问题的报告,这样有意义吗?
有时候角度歪一歪就慢了,特别是后循环,我感觉经常有比较慢的。
A:同意上述意见。还有看频谱形态,如果给图就好看了,比如低流速低搏动就要考虑狭窄后改变,找上游血管。不给图的话看搏动指数(PI);双侧对比同名血管流速,如MCA双侧血流速度相差不超过30%;同侧对比正常血流次序,比如MCA低于PCA了就有问题了,要想到MCA可能闭塞了,MCA流速不太低,但是低于PCA,那就有可能是PCA狭窄。VA就不好说了,不发育太常见。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多数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党博-医院:我有一个牛角尖,一直困扰着我,正常情况下(前后或左右无明显压差)前后交通动脉有血流吗?流速流向?TCD能准确定位并观测到吗?我猜想和心脏的左冠优势或右冠优势相似,正常人两侧也有压差,优势侧流向非优势侧,或左右前后均势,压差反复易位,则忽左忽右,所谓交通动脉开放或不开放,是MRA(涡流干扰会影响留空),CTA(我还不确定对显示交通动脉的情况),DSA(超选)成像的局限。
A:试着回答,不一定对。我刚学TCD时,自己给自己做,一手拿探头,另一手练习压颈试验(蛮拼的呵)。压迫前是探测不到ACoA血流的,压迫时可以探测到高速血流(说明我的ACoA还是发育不错的)。我觉得,您说的对,ACoA应该有血流,生理情况下会发生血流的变化,比如一转头可能压到或扭曲一侧颈动脉,可能瞬间发生双侧前循环的压力差变化,导致血流方向的变化。而不是“不开放”,不开放给人一种“闭门不开”的感觉。
不知道能否测到皮层软膜代偿增生的血管?
我觉得TCD的优势是判断侧枝的代偿情况,主要是一级侧枝,软脑膜的血管应该看不到吧。不过如果大脑中动脉闭塞,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是不是间接说明软脑膜侧枝开放。这个不一定,也可能大脑后为主代偿,也有可能大脑中动脉闭塞,更多的血流进入前动脉
A:可以看到Moya病,脑底部代偿扩张的moya血管。皮层支和皮层软膜代偿增生的看不到。如果MCA慢性闭塞,ACA和/或PCA主干血流增快,据此推测有软膜支代偿。
TCD诊断血管痉挛可靠吗?
A:痉挛也是一种狭窄。对于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的、TCD可以探测到的血管,应该是可靠的。但是往往要动态观察,比如SAH出血后血管痉挛。对于MCA痉挛判断更准确。但有些血管部位TCD本身就是探测不到的。
SAH后出现缺血症状是血管痉挛还是栓子栓塞?还是合并存在?孙老师做过这方面TCD的研究吗?
血管痉挛,是否同时监测到栓子?原来听过讲课提到,SAH后出现缺血可能不仅仅是血管痉挛,可能还有A-A栓塞因素。
单纯低灌注会不会梗死?
A:SAH的TCD监测很有意义的,也是早期TCD的重要临床应用。但是我监测过的SAH不多,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曾经偶尔帮神外监测过几个病人。据文献报告SAH后的血管痉挛可以出现相当比例的微栓子阳性。我觉得缺血还是痉挛所致,痉挛血管在载瘤动脉、积血包裹严重处最为严重,但是少见情况下,发生痉挛的动脉远离动脉瘤部位。痉挛严重的部位血管可以坏死、也会形成血栓,脱落导致栓塞?我觉得不是单纯微栓子起的作用,文献说微栓子和痉挛并不显著相关,我也没仔细研究过原始文献,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对。
单纯低灌注可以导致脑梗死,血流降低到一定阈值发生泵衰竭、膜衰竭。
锁骨下动脉盗血的TCD表现和注意点?
A:SS的主要TCD表现:(1)同侧SA狭窄,流速增快,涡流杂音;(2)SA狭窄同侧的VA出现盗血频谱,如图分三期,Ⅰ期收缩早期切迹;Ⅱ期收缩期部分反向,来回震荡血流;Ⅲ期血流完全反向。严重者BA参与盗血,也会出现盗血频谱。(3)对侧VA代偿频谱,高耸陡直高阻力。(4)同侧SA远端如肱动脉、桡动脉,狭窄后频谱,搏动性降低,流速也有所下降。(5)关于盗血通路的改变,如对侧VA、同侧枕动脉、甚至前循环ICA,表现为束臂试验放气时由于盗血加重、参与盗血途径的动脉会有流速加快。
TCD操作注意事项:盗血频谱不好判断时可以做束臂试验,Ⅰ期轻微时不太好判断,束臂试验尤其重要,袖带放气时同侧VA盗血切迹会明显加深、甚至表现为Ⅱ期。Ⅱ期、Ⅲ期盗血频谱只要认识很容易识别。
其它临床注意事项:
(1)锁骨下动脉盗血≠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CD看到盗血现象,只能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SS),如果没有症状的话,不能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综合征是临床诊断,需要有临床症状。
(2)很多SS没有症状。有没有症状,与BA参与盗血有关,BA出现盗血频谱说明BA参与盗血。
(3)锁骨下动脉盗血需要存在压力梯度,要求SA狭窄到一定程度(70%以上);SA狭窄位于VA开口之前;VA管腔通畅。
(4)可见于单侧SA狭窄或双侧SA狭窄。如一侧90%,对侧80%,表现为狭窄重侧盗血,注意只解决狭窄重侧,可以盗血方向逆转、出现对侧盗血(80%侧)。
(5)超声检测与其它血管影像学的一致性:TCD实时、动态,有独特的优势,DSA对于轻微的盗血不如TCD敏感,象Ⅰ期盗血切迹,常规DSA没有反向血流信号,术中需要做束臂试验。
(6)盗血与介入治疗:是个相对良性的病程。发现SS不一定都需要介入治疗。
万事如意
WeAreProfessional!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