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多层螺旋CT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评价慢

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年第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其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分级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十分重要。目前COPD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及肺功能检查(pulmonaryfunctiontest,PFT)来诊断及评估严重程度[2]。随着MSCT定量分析技术的进步,其不仅能精确反映肺组织的解剖结构改变,还可定量分析患者肺气肿及肺小气道改变的程度,从而评估COPD的严重程度[3,4]。

近年来,国外部分学者开始着眼于研究肺小血管在COPD中的改变[5,6,7]。肺气肿导致的肺小血管的挤压、破坏以及肺小血管的缺氧性收缩使得肺小血管截面积(cross-sectionalarea,CSA)减小[4,5]。MSCT技术的进步使得定量分析肺小血管改变成为可能[7,8],但国内外利用肺小血管改变来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利用MSCT定量分析肺小血管与肺截面积比值(percentageofcross-sectionalareaofsmallpulmonaryvesselsforthelungarea,%CSA),并通过研究%CSA在COPD中的变化及其与PFT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COPD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回顾性分析年2月至年10月收入本院的COPD患者例。例患者均接受胸部CT平扫及PFT。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病史及PFT确诊为COPD。患者排除标准:(1)肺癌患者(5例);(2)胸部手术史:如肺减容手术术后(6例);(3)胸廓先天畸形等(9例);(4)肺部大面积感染或实变、严重肺间质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35例);(5)图像伪影较严重质量不佳(25例)。最终共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例、女40例;年龄37~90岁,平均(68±10)岁。同时从名在本院行胸部CT平扫的体检者中选取无心肺疾病病史、影像表现正常的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名、女38名;年龄45~85岁,平均(64±11)岁。对照组的性别分布、年龄差异与COPD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P性别=0.;t=1.,P年龄=0.)。

二、MSCT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及体检者均采用德国Siemens16层螺旋CT扫描仪(SOMATOMEmotion16)进行胸部平扫。扫描取仰卧位,扫描前行呼吸训练,于平静呼吸吸气末从肺尖至肺底行全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kV,管电流mAs,准直器16×0.6mm,机架旋转时间0.5s/r,螺距1.0,矩阵×。重建层厚为1.5mm,层间距为1.5mm。

三、%CSA的MSCT测量

%CSA的测量由2名分别具有5年及7年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并取平均值。测量方法如下[5,6,7]:选取3个层面,上层选在主动脉弓上缘1cm,中层选在气管隆凸下方1cm,下层选在右下肺静脉以下1cm。图像分析采用半自动化图像处理软件(ImageJVersion1.48g,一种网络共享的公共Java处理程序,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法
南昌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bj/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