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矢志不渝,始终坚守在滇西贫困地区教育第一线,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
她的名字,叫做张桂梅。
▲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学校她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校长,让多名女孩走出滇西贫困大山。这一切,都源于在她任教期间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张桂梅说,十几岁的姑娘就被嫁出去了,我绝不让我教的班级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为了办这个女高,我把命搭上都是应该的。
▲给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的机会网友们纷纷感慨,像张桂梅校长这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育者,真的太少了,这才是真正教书育人的伟人,是社会应该推崇的明星,她改变的是多个家庭的命运,值得称颂。
Pangwawa:心力交瘁、面容憔悴,头发乱七八糟,她的眼睛里投射出高尚的情操,用知识改变山里女孩子的命运,她和她的同事们,用生命来浇灌这些女孩子们!而山东某些地区却偷窃这些努力拼搏孩子的命运,高低上下,一眼可辨。
KeevaZ:最让我佩服她的是她说:不能用贫穷来形容那些女孩,而是应该用来自大山的孩子来形容(大致是这个意思)。一个女孩从大山走出来之后,不会像她们的父母一样丢弃女婴,这样就改变了三代人,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真的了不起。昨天看了她的采访,真心感谢云南可以有这样好的老师,这么棒的校长。
江河潕汉:张校长事迹非常感人,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尤其是对滇西山区女孩的呵护凸显出她的博爱和坚毅。她是中国校长的典范。
小圈圈小权权:昨晚看了节目,太感动了。建校十年,把一群大山里的少数民族,甚至汉字都认不全的学生,教出来了。面对教育资源短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十年时间,本科率提高到了百分之80多,一本率百分之40多,全丽江第一。这用的是可是真真的心血,甚至生命,博来的啊。向植根教育脱贫的一线老师们致敬[赞啊]
jzwpyby:这样的人,搁古代,史书要为其立传记录,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可乐未知次元而来:有崇高精神的老师,为人师表,值得敬仰!拯救的绝不仅仅是一代人,您种下了一代人希望的小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山区女性教育更需要被重视有人说张桂梅是“女权先锋”,对于这个被“畸形化”的词汇,个人觉得还是不要套在张桂梅先生身上比较好,她是真正值得我们钦佩的人,真正当得起师德标兵、全国道德模范等头衔。致敬!
累就报废:有这样牺牲精神的人太少了。在舆论维护女权比不上这种贡献,但也很有必要,否这则新闻出来就会有人在网上说女孩上什么学。该喷还得喷,真理越辩越明,伪道义才怕口水。
urnotpikacong:昨天看央视的专题报道看哭了,真的贫困地区女性教育更需要被重视,张桂梅老师是伟大的。向您致敬。
王小鱼说:太伟大了!法理上的平权重要,但更有实质性意义的是让女性享受教育培养一技之长。不想做依附也得有恰饭的资本和底气~
小圈圈小权权:去看看整期节目采访吧,与女权无关,是平权。山里的有条件的,都会尽量让男生上学,女生都是在家干活儿,能早嫁的早嫁…所以这位校长,才要励志,给女生免费上学。因为男生家里都会掏钱给他们上。女生的失学率更高。所以这与女权,性别歧视无关。仅仅是平权,想通过教育改变大山里的未来。
▲日渐憔悴的女校长张桂梅叫人担心的是,张桂梅今年62岁了,现在她的身体状态很不好,面对大家的关心,她却很乐观:“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它愿怎么着就怎么着,打针那些也没啥用。有时心绞痛,发作起来简直受不了,所以一有症状就须赶紧吃救心丸。我觉得能坚持一天算一天,坚持坚持这一届就毕业了。我的小目标就是先活到明年6月份。”
怎么样,你看过这一期的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了吗?对于张桂梅及其事迹,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