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疾病,可出现于头面部、四肢皮下、肌肉、骨骼肌之间,表现为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动静脉畸形等,在生活中影响美观及运动能力。还可发生在全身其他部位,常见的有: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可因瘤体的进行性增大出现肝区胀痛,严重者发生破裂出血,导致生命危险。发生于颅内及脊髓内的动静脉畸形,由于部位特殊,少量的破裂出血即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偏瘫或者截瘫等。因此不能对血管畸形掉以轻心。
目前在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多普勒超声、CT、MRI均发挥了不同的优势。但是判断血管畸形的“金标准”还是血管造影(DSA),在反映病变的同时,不仅可清楚地显示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反映动静脉间异常吻合的程度,还可依据检查结果同步实施栓塞治疗。
血管畸形的治疗上,既往倾向于外科手术切除,但大多数血管畸形,位置较深,侵犯的部位比较广泛,手术往往很难切除干净,术后容易复发,术中还可出现大出血等等,对特殊部位包括颅内、脊髓的血管畸形,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微创的介入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及患者的欢迎。外科手术前的血管造影可明确病灶情况,治疗的选择上,由于有前期的血管造影的结果及全面评估,决定了随后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在四肢血管畸形中采用的有经皮血管硬化剂多点注射治疗、经股动脉血管畸形供血动脉栓塞术,肝脏及颅内、脊髓的血管畸形多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细微的导管到达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使用硬化剂、液体胶的固化治疗。只需局麻,术中患者无明显疼痛,且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病变广泛者还可分次治疗。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以往需要手术切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由于介入栓塞技术的广泛开展,现在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再也不会出现肝脏的大面积缺损、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住院周期长、病人无法耐受等情况。
介入放射学在血管畸形领域的应用是指在影像医学的引导下,为现代血管继续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方法。与传统的给药途径和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更直接有效、更简便、微创的优势。
介入放射学诊疗血管畸形是在影像诊断学、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利用导管等技术,在影像监视下对血管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②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剌、导管等技术,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以明确血管畸形的性质。
介入放射学是近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血管畸形疾病,介入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
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在疾病诊疗方面拥有传统的内、外科学不具备的(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多种技术的联系应用简便易行)等独有特点,在现代血管畸形治疗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治疗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Medicine)。
介入治疗所应用的设备:
1、在DSA引导下。
2、在CT引导下。
3、在B超引导下。
4、在MRI引导下。
博学厚德精诚卓越
医院介入科
?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