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色彩开始——五色食物话养生
五色营养养生观源于《黄帝内经》:“青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并且有“五色浅淡可补五脏,深浓可泻五脏”之说。因此五色食物的正确摄入对我们身体受益匪浅。
绿色养肝
中医认为,绿色(也含青、蓝色)食物入肝,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能消除疲劳、防范肝病,是良好的人体“排毒剂”。绿色代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绿色果蔬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有防止胎儿神经发育畸形(无脑脊柱分裂等),保护心脏健康的作用。
同时绿色食物也是享有“生命元素”称号的钙元素的最佳来源,钙与肝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有相通之处,所以进食绿色食物既能补钙,又能养肝。另外绿色食物富含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的抵抗疾病的能力。长时间操作电脑或吸烟的人,应常食绿色果蔬,以保证维生素C的需要。
绿色蔬果主要有:青椒、菠菜、芹菜、油菜、黄瓜、甘蓝、花椰菜、西兰花、鲜枣、猕猴桃等。
红色养心
中医认为,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入心、入血,大多具有益气生血、补阳,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循环的作用。最常见的红色蔬果有胡萝卜、番茄、西瓜、山楂、红枣、草莓、樱桃、荔枝、红苹果等,他们均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其抗氧化性强,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膜的侵袭,保护抵御自由基对细胞膜的侵袭,保护细胞膜具有抗炎作用,能提高心脑血管、血液淋巴免疫功能。
红色蔬果最典型的优势在于它们都是富含天然铁质的食物,如我们常吃的樱桃、大枣等都是贫血患者的天然良药,也适合女性经期失血后的滋补。另外,红色食物如红辣椒、西瓜等还是改善焦虑情绪的天然药物,因为红色食品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白色养肺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白色是指主食米、面及杂粮等,是饮食金字塔坚实根基的一部分,更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
白色食物还包括白菜,冬瓜、竹笋、茭白、白萝卜、白木耳、甘蔗、豆腐、燕麦片、牛奶、奶酪以及鲜奶、鱼肉等。据营养学分析,大多数白色食物,富含蛋白质成分及钙质,经常食用既能消除身体的疲劳,又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就生活中常见的豆浆而言,其所含脂肪酸和豆油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豆浆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容易吸收利用。因此豆浆适合许多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脂肪肝及脑血管病患者,此外,大豆血糖指数为15%,而牛奶为30%,这对肥胖者和血糖高的人来说,选择豆浆更合适。
黄色养脾
中医认为,黄色食物入脾胃,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以黄色为基础的食物如大豆、土豆、红薯、芋头、南瓜、玉米、燕麦、花生等,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保护脾胃健康,促进胃肠蠕动,有效治疗或缓解便秘。
黄色食物富含维生素A,如玉米,胡萝卜,此类食物缺乏的孩子易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而中年人容易患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则容易眼睛发花、视力模糊等。同时黄色食物富含维生素D,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青少年近视、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黑色养肾
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入肾,可以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能够保健养颜、抗衰老、防癌等作用,对生殖、泌尿系统等大有裨益。
黑色食物如乌鸡、甲鱼、乌梅、海带、紫菜、黑豆、黑米、荞麦、黑木耳、黑芝麻以及各种食用菌等。
营养学证实,黑色食物保健和药用价值相当高,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对流感、气管炎、咳嗽、慢性肝炎、肾病、贫血以及白发、少年白发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黑色食物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黑豆,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的作用,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之佳品。
五色营养养生观,对人类健康起到了有效的指导意义,日本的立石和博士,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提出了五色蔬菜汤,即将青色入肝的白萝卜叶、红色入心的胡萝卜,黄色入脾的牛蒡,白色入肺的白萝卜,黑色入肾的乌鸡,以“君、臣、佐、使”之法精确配伍,培植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生化,通过相生相克完成人体脏腑制化关系,建立人体稳太平衡内环境,从而达到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医院交通提示: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