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急诊病例肺动脉畸形

病例

肺动静脉畸形

患者女性,32岁

主诉:咯血5天。

1入院情况

患者5天前无诱因突发咯血,色鲜红,量较少,共咯血4~5口,每次约10ml,医院就诊。完善检查:血常规:WBC9.45×/L,RBC5.31×/L,HGBg/L,PLT×/L;肺部CT:右肺中上叶、双肺下叶可见片状、斑片状模糊影,双肺散在索条影,右支气管内见少许软组织影,考虑血块可能性大。

转入我院急诊继续治疗。在就诊过程中再次咯血,达10次以上,量较前增多,约10~50ml/次,伴有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测BP/73mmHg,HR次/分,R49次/分,SpO%(未吸氧),遂收入抢救室。入抢救室后予以监护、吸氧、止血、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并立即完善胸主动脉CTA,考虑左下肺存在肺动静脉瘘(图1),胸外科会诊建议介入栓塞治疗,家属拒绝,故暂予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入抢救室后仍有间断咯血,量少,多为痰中带血丝,指氧进行性下降,最低至86%,逐渐升高氧疗条件(由鼻导管升至储氧面罩)方可维持95%以上,再次同家属交代病情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家属同意介入栓塞治疗,故行胸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术中见肺动静脉瘘形成,予以栓塞止血,术后继续给予心电监护及抗感染等治疗。患者未再出现大咯血,监测HGB稳定在g/L左右,指氧维持在93%~97%(鼻导管吸氧3L/min),病情稳定,遂转入急诊综合病房继续治疗。患者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图1患者主动脉CTA结果

2入院诊断

咯血

 肺动静脉畸形

 介入栓塞术后

  Ⅰ型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3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WBC7.95×/L,RBC4.42×/L,HGBg/L,PLT×/L。

肝肾功能:大致正常。

凝血功能:PT12.2s,APTT30.5s,Fbg5.92g/L,D-Dimer0.72mg/L。

血气分析:pH7.,PaCO.7mmHg,PaO.0mmHg,Lac1.1mmol/L。

2.肿瘤指标:均阴性。

3.病原学:痰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尿培养:青霉菌属,其余均阴性。

4治疗经过

1.咯血方面

患者入院后仍间断咯暗黑红色痰,考虑为陈旧性积血,监测血红蛋白正常,无活动性咯血表现。

2.肺部感染方面

监测患者体温仍有升高,留取血、痰、尿培养,见痰中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尿中青霉菌属,继续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体温逐渐降至正常,1周后降阶梯为厄他培南抗感染治疗,4天后停用厄他培南,两次复查肺部CT,肺部影像学表现逐渐好转,肺内积血逐渐吸收。

3.其他

患者入院后静息状态下心率较快,为次/分左右,指氧97%(鼻导管吸氧2L/min),活动后心率可达次/分,指氧可低至85%(未吸氧),考虑与患者肺部大量积血相关,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继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着患者呼吸状态好转逐渐降至正常,不吸氧条件下心率在80次/分左右,指氧在95%左右。

5出院情况

患者神清,精神可,无咯血、咳嗽、咳痰不适主诉。查体: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瓣膜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6出院诊断

1.咯血

2.肺动静脉畸形

  介入栓塞术后

3.Ⅰ型呼吸衰竭

4.肺部感染

出院医嘱

1.规律作息,营养饮食,注意卫生,避免感染。

2.继续口服氨溴索每日3次,每次30mg,乙酰半胱氨酸每日2次,每次mg。

3.注意体温、咳嗽、咳痰情况,若有体温升高、咳嗽加重、咳痰血丝增多,尽快呼吸科门诊就诊。

4.如有再发大咯血,尽快急诊就诊。

5.呼吸科门诊随诊。

6.如有病情变化,门诊、急诊随诊。

病例点评

患者青年女性,既往无肺部疾病史,突发咯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气道疾病是引起咯血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的疾病有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肿瘤、异物、气道创伤、血管与气管支气管瘘形成等。

2)肺实质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曲霉球、肺结核,炎症性或免疫性疾病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血管炎,凝血相关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或使用抗凝剂等。

3)肺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肺动静脉畸形、二尖瓣狭窄或左心衰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升高。

4)医源性损伤等。

我国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肺结核、肺癌和支气管扩张。肺动静脉畸形为相对少见的原因,部分患者能发现其皮肤及黏膜有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多数肺动静脉畸形患者能在胸片或CT上有所发现。此患者起病凶险,咯血量大,伴明显低氧,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介入治疗时发现存在肺动静脉畸形,最后成功进行栓塞止血。

大咯血病人病情危重,随时有窒息可能,病情加重时需要密切监护观察、吸氧,必要时紧急插管保护气道,且病人常常反复发作,需及时与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密切观察。

本文摘自《协和急诊疑难病例解析》(刘业成朱华栋主编,科学出版社)

获取本病例的详细解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lcbx/11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