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赘婿作为赘婿的女儿,来谈谈当前3种婚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9398.html

近日,由郭麒麟和宋轶领衔主演的热播剧《赘婿》收官了,郭麒麟还为此发表了一篇“空头长文”。

《赘婿》以新奇独特的表达方式,演技在线的演员表现,收获了不少好评,而充满争议的“赘婿”话题也引发了一阵热议。

第二集开篇,郭麒麟身穿大红吉服,坐着轿子游街,一位母亲对小男孩说:“别扔了,再扔,长大要去入赘的。”

这个片段逗乐了许多人,却深深地刺痛了我,因为:我爸也是赘婿。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也有人当着我的面教育孩子,说:你不乖,以后就跟她爸爸一样去给人做上门女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小年纪的我一度引以为耻,有个赘婿爸爸真的如此不堪吗?

等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爸妈因为舍不得我远嫁,非让我招上门女婿,我坚决地说:我不想让我的另一半变成我爸那样!

我爸听了一愣,颇为不爽:我这样怎么了?

我沉默了好一会儿,毫不遮掩地把多年来藏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从小到大,你忍气吞声的还少吗?你在这个家任劳任怨的,看起来你是大哥,可你在这个家有什么地位可言?

我爸当时没回应,我却一度后悔自己嘴快。

之后有一次,我爸又跟我提起了这个话题,他说: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你想的那么糟,在我们那个年代,家里穷,上别人家当女婿的多的是,你也不要把入赘想得这么难堪。

我没有多说话,可我心里比谁都难受,因为我懂父亲的处境,我知道他对女儿的不舍,更懂他的深明大义,可我心疼他的忍让和包容。

作为赘婿的初嫁女儿,看完电视剧《赘婿》之后,我想借此谈一谈当下中国的3种婚姻模式。

一、传统婚姻: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就是女方嫁入男方家,孩子皆随父姓,是普遍被认可的婚姻形式。

在过去,女子一旦出嫁,被冠上夫姓,从此不再有自己的姓名。更糟糕的是,不配有姓名的女人,还可能需要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

《赘婿》的原著小说里,就有一夫多妻的这种迹象,除了发妻苏檀儿之外,还有小婵、聂云竹、元锦儿、陆红提、刘西瓜、娟儿等多个妾室,可以说是妻妾成群。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种“畸形”的婚姻模式,被认为是“正常的婚姻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规定了一夫一妻制,法律对婚姻的界定是:男女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契约关系。

咋一看,遵从的是男女平等,但我发现,当需要办理婚姻登记,户口登记,准生证明等事务的时候,依然是女方离开娘家,嫁入男方家这种认定。

长久的男婚女嫁形式之下,形成了这样一个稳定的状态。似乎女方出嫁、男方娶妻是理所当然的,这也造就了女人长期以来总是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之一。

在电影《良家妇女》中有句台词说:“在我们中国,最可敬的是女子,最可悲的呢,也是女子。”

男婚女嫁造成最直接的悲剧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嫁了,身后是回不去的娘家,面前则是如何融入自己却始终是外姓人的夫家。

也许是害怕出嫁就等于“无家可归”,许多女性在择偶时,会把“房产证是否写自己的名字”作为择偶标准,而这也被人诟病,认为这女子太现实、太物质。

所以,为什么现在许多女性恐婚,或者宁愿单身?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上门女婿:男方入赘

上门女婿,也就是赘婿,也叫倒插门。在我们老家还有另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叫“过门”,其实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家。

这种形式,一般就是,男方改女方家的姓,孩子也都随母姓。

在农村,上门女婿其实不在少数,他们的存在都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其一,是像我爸那样的大山汉子,家里穷,儿子多,有力气,能吃苦,到条件相对好又缺少男丁的人家去入赘,算是让两个家庭达到“阴阳”平衡;

其二,是女方家女儿多,没儿子,找个女婿上门,传宗接代,养老送终,因为农村人老思想,觉得儿子才是传后人;

其三,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倡导男女平等,改变男尊女卑的现象,男方上门的形式渐渐被接受和认可。

但其实,看看现在的社会,真的完全接受了这种形式吗?并没有。

平心而论,男女平等,女方可以嫁到男方家,为何男方就不能嫁到女方家?

可我们中国重男轻女、男权至上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根本不会有几个人觉得男方嫁给女方是正常的事,绝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定是女强男弱吧?

毕竟,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上门做别人的女婿是很丢人的,是没出息的,一个男人,一旦成为了赘婿,那么一辈子都将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自己长大的那个家是“娘家”,回不去,而入赘的这个家你却必须承担起百分之百的责任,没做好还要被各种嫌弃和瞧不起。

这和所有女人嫁到夫家是一样的道理,唯一有那么一点区别的是,女人不一定要像赘婿那样,承担所有的责任。

很不幸的是,也不是所有赘婿,都能像郭麒麟饰演的宁毅那样,精明能干的同时,还能得到夫人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三、新式婚姻:两头婚

所谓两头婚,就是“男不叫娶、女不叫嫁”,孩子生俩,一边一个姓,没有彩礼和陪嫁门槛,没有外公外婆,两边都叫爷爷奶奶。这种形式在江浙一带尤其常见。

这种婚姻模式的出现也是有时代色彩的,当年的计划生育造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两个独生子女的结合势必会出现四个老人的赡养问题,“两头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加上现在社会发展那么快,大家的观念都在转变,“两头婚”的出现也可以解决许多家庭矛盾。

为了顾全大局,我和丈夫就选择了这一形式。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另一半和我爸那样卑微,同时,我也不希望自己“无家可归”,那就成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家”。

与此同时,我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有共同打拼和努力的方向,没有谁强谁弱,也没有谁依附于谁,只有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我们选择这种婚姻新模式,不被理解是正常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新思想,但要相信时间长了,总会被接受的。

不过,“两头婚”的模式刚出现不久,其实也还存在许多争议和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时间的不断打磨和实践。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婚姻形式,有想过尝试“两头婚”吗?欢迎留言说一说你对这三种婚姻模式的看法。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传统形式,还是男方上门,还是两头婚,都只是婚姻的一种形式。

婚姻的本质,是一对恋人结成夫妻,组成新的家庭,创造更多的幸福和可能。

无论是以何种形式结成伴侣,只要夫妻双方真心相爱,没有违背公序良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结为连理,都值得被祝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lcbx/1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