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唐女士最近开始感觉身体不太对劲,总是感到疲惫不堪。她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医院做一次全面体检。当她听到医生告诉她她怀孕的消息时,她的内心起初是充满了喜悦和惊喜,但是很快她的情绪变得不安和焦虑。
唐女士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孕期,并且开始疑虑自己是否属于高龄产妇。她听说高龄产妇需要面临很多风险和困难,包括更高的流产和早产率、更高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等等。她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为自己和未出生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健康保障。
那么,怎样才算是高龄产妇?作为高龄产妇会有哪些风险?是否能提前预防风险?
一、怎样才算是高龄产妇?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于年发布的《晚婚晚育指南》中将35岁定义为高龄产妇的标准,而在美国,美国妇产科学会将35岁及以上的女性定义为高龄产妇。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将35岁及以上的女性作为高龄孕产妇的风险因素之一,但并没有将其作为明确的分界线。
让我们来看看高龄产妇的现状。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中国高龄产妇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占比从年的3.4%上升到年的10.8%。
而在美国,高龄产妇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在年,35岁及以上的女性占美国出生婴儿总数的12%。
二、作为高龄产妇会有哪些风险?多项数据都表明,高龄产妇的危险性在许多方面都会增加,包括孕产期并发症的增加、胎儿畸形及出生缺陷的风险加大,以及产后恢复能力下降等方面。
1、孕产期并发症的风险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35岁及以上的产妇患孕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子痫前症等孕期并发症的风险,比20岁至34岁的产妇高出两倍以上。
高龄产妇往往存在基础疾病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同时,高龄产妇的子宫和卵巢功能也会下降,导致生育能力减弱,这也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
2、胎儿畸形及出生缺陷的风险
医院的研究,35岁及以上的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是20岁以下产妇的2倍以上。
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40岁以上的产妇胎儿患有唇裂或腭裂的风险是20岁以下产妇的7倍以上。
且高龄产妇也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等孕期并发症,这些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高龄产妇的胎儿畸形及出生缺陷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3、产后恢复能力下降
根据美国产科和妇科医学杂志的研究,35岁及以上的产妇比20岁至34岁的产妇更容易患上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不良等产后并发症,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也会下降,使得产后恢复时间变长。
同时,高龄产妇也更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出血等产后并发症,这些都会影响其产后恢复能力。
我们建议女性在决定怀孕时,应该慎重考虑自身身体条件,避免过早或过晚怀孕,以减少孕产期的风险。同时,产妇在孕期和产后需要加强身体保健,积极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保证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三、高龄产妇该如何规避生育风险?高龄产妇面临的孕期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高龄产妇需要提前预防生育风险,以确保孕期安全和胎儿健康。以下是针对高龄产妇的特点,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1、生育前做好评估及准备对于高龄产妇来说,生育前的评估和准备非常重要。首先,产妇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肺功能检查、糖尿病筛查、乙肝等病毒感染检查等。同时,还需要评估产妇的身体状况,包括肾功能、血压、心脏状况、乳腺疾病等。
据统计,高龄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年轻产妇要高,其中最常见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糖尿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因此,在生育前的评估中,要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前预防和治疗。
2、孕期注意健康监护及饮食管理对于高龄产妇,孕期的监护和管理也非常关键。产妇需要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包括血压、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检查。同时,产妇的营养也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