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大脑后动脉(PCA)的动脉瘤实为罕见,占脑动脉瘤只有不到2%。而PCA动脉瘤有25%以上为梭形动脉瘤,此外常为多发颅内动脉瘤。
在过去30年中,血管内治疗技术发展迅速,靠近脑干PCA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技术治疗。旁路手术结合近端闭塞或动脉瘤填塞是目前认为治疗复杂PCA动脉瘤有效手段。由于深、狭窄的手术路径和周围敏感复杂的神经解剖结构,PCA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上要求十分严格。
日本札幌祯心会病院神经外科卒中中心Goehre教授报道了通过颞前入路手术方法治疗一例位于PCA交通后段(PCA-P2)的复杂动脉瘤,文章发表在最近的WorldNeurosurgery杂志上。
病例回顾
患者女性,68岁,由于原因不明的头痛行MRI检查,发现左侧环池起始端可疑动脉瘤(图1A),磁共振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形成(图1B),见近端小囊袋形,呈梭状、扭结的P2动脉瘤;且见左侧颅外颞浅动脉(STA)走形(图1)。追问病史,除了既往头痛未见其他异常。
图1.A:MRI(T2)图像示(箭头所指)动脉瘤可疑于左侧环池起始;B:磁共振血管造影术重建:两个动脉瘤(箭头:1近端;2远端)位于P2段中显示左侧大脑后动脉
手术操作
1.固定开颅:病人取仰卧位,头向右旋转30度、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略高于心脏水平,行额颞弧形切口向耳后扩展(图2),小心分离STA。翻转颞肌,随后行额颞叶开颅(图2)。
图2.皮肤切口(订书机线)和颅骨切开(虚线)术后CT重建所示
2.颞前内侧入路:仔细解剖大脑侧裂(图3A),将侧裂浅静脉从大脑额叶到颞叶皮层剥离,并小心解剖大脑中动脉M2段。通过前颞入路时将颞叶钩回回缩,在颈动脉-动眼神经三角(图3B)中即可见后交通动脉及其穿支、脉络膜前动脉和PCA-P1段(图4)。
3.颞前外侧入路:小心将颞极均匀地从中颅窝底抬起来(图3A、C)。锐性分离环池蛛网膜,直到暴露PCA,PCA远端梭状动脉瘤被海马旁回覆盖。P2段前后均被解剖显露(图4A)。
图3.A:手术区域见插图所示内侧(箭头1)和外侧(箭头2)边界;B:内面观:沿左边侧裂入路(细箭头,穿支)。Ⅲ:动眼神经;ICA:颈内动脉;PCA:大脑后动脉;PCoA:沟通后动脉;C:外侧面:沿左边颞下线。Ⅲ:动眼神经;PCA:大脑后动脉;SCA:小脑上动脉;T:小脑幕
图4.A:P2末端梭形动脉瘤段由海马旁回覆盖。P2prox:动脉瘤前端;P2dist:动脉瘤后端;B:侧面观见大脑后动脉远端梭状P2段动脉瘤(An),在颞浅动脉(STA)之后。Bypass:浅表颞动脉绕过大脑后动脉P2段;P2prox:动脉瘤前端;P2dist:动脉瘤后端;C:视频血管造影示STA绕过P2段(D:供体STA;R:受体大脑后动脉P2段,箭头指示STA-P2吻合处);D:大脑后动脉梭状远端P2段动脉瘤。P2prox:动脉瘤前端;P2dist:动脉瘤后端;箭头表示永久瘤夹
4.吻合和夹闭远端动脉瘤:鱼嘴样切开动脉外膜修剪后,将分离的STA从侧面转入手术区。血管锐角吻合,从一端向PCA末梢(图4B、C),应用2个微型钛夹闭塞PCA动脉瘤(图4D),同时将海马旁回与动脉瘤分离开。
5.分离并和闭塞近端动脉瘤:夹闭远端PCA-P2动脉瘤后,清晰暴露近端PCA-P2动脉瘤(图5A),并应用显微微型钛夹夹闭(图5B)。
图5.内面观。从侧裂入路向囊袋状后交通近端(P2段),大脑后动脉瘤(An);夹闭前(A)和微型钛夹(箭头所指)夹闭后(B)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当即醒来。查三维CTA示近端P2-PCA动脉瘤已闭塞,同时梭形动脉瘤远端PCA-P2已夹闭,未受损伤的PCA-P2段与STA血管结构吻合(图6A)。术后1天的MRI弥散加权成像在PCA供应区域并没有发现缺血性病变(图6B)。患者出院1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0分,常规入康复中心,早期发生的眼球麻痹及复视已有改善。
图6.A:术后三维CTA示一个瘤夹夹闭的后交通近端段,同时闭塞了大脑后动脉(P2-PCA)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远端夹闭PCA-P2段、以及未受损伤的PCA血管结构(细箭头)和STA-P2吻合端(大箭头);B:术后1天的MRI弥散加权成像在PCA供应区域并没有发现缺血性病变
总结
颞前入路手术方式适用于复杂的近端PCA动脉瘤、需建立动脉搭桥的显微外科手术,可在显微镜下直视敏感神经与血管结构。通过精细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可以安全建立动脉吻合搭桥手术。
Goehre教授尤其强调,此种手术方式术前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动脉侧支循环、局部血管结构以及神经外科医生必备的显微外科技术。
编辑:程培训
推荐
想获取更多神外手术技巧?记住一点:在神外时间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