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图1,2为胸部CTA轴面像,图1示右上纵隔类圆形肿物,边界清,与左无名静脉相通(箭),强化程度与静脉相似,图2示结节状充盈缺损(箭)。图3为胸部MRI示左无名静脉囊状扩张(箭)。图4为病理切片,镜下示静脉瘤并血栓形成(HE×20)患者女,63岁,患者于4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钝痛,伴有紧缩感,不伴有心悸及心前区疼痛,未治疗,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既往无胸部疾病史、手术及创伤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检查:胸部CTA扫描示右上纵隔类网形肿物,大小约为4.5cm×2.5cm,轮廓光整,位于无名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前下方,与左无名静脉关系密切,平扫密度均匀,与血管密度相似,增强后呈均匀明显强化,与左无名静脉强化时间及程度相同并可见其与无名静脉相通,其内可见结节状充盈缺损(图1,2)。MRI示左无名静脉囊状扩张(图3),综合影像诊断为:囊状左无名静脉瘤。手术及病理:术中见左无名静脉下方一静脉瘤,大小约为6cm×5cm,基底部宽约3cm,包膜完整,周围组织无浸润,无名静脉管腔通畅,无梗阻,完整切除并送病理。术后诊断:左无名静脉瘤。病理诊断:左无名静脉血管瘤伴血栓形成(图4)。讨论胸部特发性静脉瘤属于罕见病,由Lawrance和Bufford于年首次报道,常因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而偶然发现,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创伤、炎症、退行性变、动静脉畸形导致的血流增多及右心房或右心室梗阻有关。影像检查对本病的检出和确诊有重要意义。胸部x线表现为右上纵隔增宽,如肿块影大小可随体位或胸内压的变化而变化,提示病变为低压性的静脉或肺动脉血管病变。CT示前上纵隔囊性肿物,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其强化峰值时间早于主动脉,但肺容积效应、体位改变、瘤颈较窄导致的病灶强化缓慢以及瘤内部分血栓形成等因素会给该病变的定性诊断造成困难。MRI对纵隔病变的显示优于CT,典型者T1WI示肿物与大静脉交汇处呈流空信号。MRA和CTA均能显示病变与其起源血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静脉血管造影,但静脉瘤颈处异常血流引起的信号丢失,可造成在MRA上静脉瘤与其起源血管不相连的假象。静脉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起源静脉、静脉瘤颈及瘤腔,判断是否合并血栓,但现今临床上已不常用。本病应与主动脉瘤、纵隔肿瘤、淋巴结病变及纵隔旁型肺癌等相鉴别。
作者:罗朝峰
更多病例学习讨论,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