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这5年,青白江的医疗事业越来越给力

近5年来,青白江区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建立,医疗条件逐步改善,诊疗范围逐渐扩大,全民健康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百姓“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的美好愿望正在转变为现实……

???

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提档升级妇保院住院部一楼儿科病房,每间病房都安装了空调、电视、中心吸氧、床头呼叫等设施,淡粉色的墙面、淡黄色的PVC地板,让人感到格外舒适温馨。陪伴孩子输液的家长宋女士夸赞道“和之前的老妇保院比较,环境好太多了。以前病床狭小,设施老旧,现在的新病房,设施齐全,温馨明亮,孩子看着都挺喜欢的,有家的味道。”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说“以前的床位紧缺,设施设备条件都比较简陋,好多孕产妇都医院。搬迁后,我们也能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不管是门诊人次还是住院人次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近几年来,妇保院建设规模、重点专科建设、妇幼特色和优势发挥、服务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去年10月,妇保院完成改扩建工程,顺利搬迁入新址,并正常运营。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新妇保院投用标志着我区妇幼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新址还新建了营养食堂、供应室、中心供氧站、连廊、绿化景观等,扩建了住院部候诊大厅,并增设儿童游乐区、孕妇休息区、康复活动区等。去年还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此外,医院的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最后的能源调试工作,预计年内投入使用。二期住院综合大楼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10层,投用后,该院编制床位将达到张,服务能力和就医环境将大幅提升,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院近5年来,我区以项目为抓手,全面夯实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投入5.59亿元,医院一、二期工程,医院川化病区改造工程、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工程,新建区疾控中心业务楼、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区急救指挥中心和区爱心献血屋。通过援建改造、中央计划内投资项目和中医药特色文化打造,我区乡镇卫生院呈现出统一、全新的面貌。启动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率先明确了村级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内容,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村。投入38.4万元全面完成清泉、人和12个空白村卫生站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新增设了7个行政村卫生站,村站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投入余万元,完成区计生服务站改扩建;投入万元新建城厢中心计生服务站;投入万余元添置了计生服务设施设备,建成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书屋等个,进一步夯实了计生服务基础。医联体建设基层全覆盖今年8月,家住弥牟镇的淡大哥,医院派驻到弥牟镇公立中心卫生院的眼耳鼻喉科专家蒲思桥医生检查后确认,淡大哥患的是浅表鼻血管瘤。为控制病情,建议淡大哥行鼻血管瘤切除手术,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由蒲思桥医生主持,过程顺利,目前切下组织已送病理检查,患者已经恢复出院。“医院—青白江医联体建设工作推进以来,医联体派驻专家积极在我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医院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医院的优质医疗,大大方便了基层百姓看病就医。”弥牟镇公立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如是表示。9月18日上午,龙王镇很多村民一早就来到卫生院排队等候,原来是青白江医联体的口腔专科医生送医到乡镇。知道专家要来,章婆婆一早就来到卫生院等候,专家仔细为她检查,发现有龋齿和牙龈炎症。章婆婆说:“自己这段时间一直牙疼,儿子女儿外出打工,孙子在读书,自己没有时间去城里看病,这次有专家送医上门,感到特别高兴”。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医院专家名医距离,减轻老百姓医药负担,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形成的有效途径。年8月,医院医院实施合作与委托管理,形成了医联体雏形。年4月,我区下发了《青白江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全覆盖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医院为龙头,医院为枢纽,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辖区卫生站为网底“1+1+11+N”的医疗联合体,率先实现了医联体建设基层全覆盖。又相继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医院,推动我区专业全覆盖的医联体建设。为解决基层人才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我区建立了人才流动机制,医院派出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医院、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指导、查房、坐诊、培训、带教;区医院选派8名业务骨干分别到城厢、祥福、清泉、弥牟4家镇卫生院长期驻点,参与业务管理、沟通协调,指导驻点和片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医疗行为,提升业务能力,把控医疗质量和安全;委派专家人次到基层医疗机构会诊、查房、指导、培训;医院累计安排上挂学习培训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安排上挂学习培训人次。同时,我区还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开展了病人下转延伸服务,病人经逐级转诊累计上转到医院人次、医院人次,累计下转病人人次,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逐步增加,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呈现增长态势,达到了52.67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5.93%,医联体内病人基层首诊、逐级转诊有序就医格局逐步形成。此外,我区还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启动卫生计生信息化三期建设,推动资源信息互联共享,筹建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疑难病例会诊五大远程诊疗中心,通过局域网搭建、开通了区域影像(PACS系统),开通了检验、病理、疑难病例会诊中心,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在医联体内纵向贯通,以数据跑路代替了病人跑路,医院医疗资源弥补了基层资源不足,方便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年8月,市医改办专项督查了我区医联体建设工作,我区取得了医联体建设二圈层第二名的好成绩。公共卫生服务扎实开展“陈大爷,您这次血压还可以,高压、低压80,不算高,依然按照原来的剂量按时吃药,就没有什么问题。”“谢谢李医生!”人和乡三元村77岁的陈大爷患高血压近十五年,血压随着天气的变化总是时高时低。今年,陈大爷的血压一直较为稳定,他说,这归功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帮助。原来,区医院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家团队为他提出了专业治疗方案,每周包片的李医生都要来家里巡察一两次。近年来,我区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一人、一卡、一档案、一体检”项目,为居民免费发放居民健康卡,提供健康体检,并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全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6.65%,动态使用率达80%。实施家庭医生服务,组建全科医生团队64支,签约4万余户家庭,签约率35.09%,签约服务率达70%。年-年,连续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全市第一,并代表成都市接受四川省检查获全省第一。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累计减轻群众药品负担近万元。另外,我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高危孕产妇提前3天待产定额补助、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及流动孕产妇规范管理等惠民措施。率先建立了院前急救网络、产科急救网络、新生儿急救网络、精神病急救网络“四网合一”的新型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体系,进一步整合了急救资源,全面提升了急救水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年以来,我区成功创建了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省级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区医院复审,区妇保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创医院,城厢镇卫生院创建为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来源:青白江区新闻中心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bj/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