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杨晓敏好作品在于奇思妙想

好作品在于奇思妙想

杨晓敏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毫无疑问,作家是作品的首要生产力,当那些像蝌蚪一样的文字在纸上或显示屏上跳动游移时,因为作家的素养和境界不同,所以便组合出了异样的文章质地。立意的深浅,技巧手段的熟拙,品位的高下,透过文字各自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现在是信息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作品的市场价值基本上反映着它的艺术价值。因为在现代开放型的文化市场里,不仅普通读者的审美鉴赏力有大幅提升,期刊、报纸、出版社等媒介融入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而且对作品优差的判断和裁决,市场从根本上也无法回避研究机构和专家权威的影响。

年,非鱼发表了《荒》。一个人为躲避现代城市环境的喧嚣,无奈去了荒岛。不甘寂寞之余,只好叫来一个女人。尔后生子、拓荒、繁荣。最终又在自己千辛万苦营造出来的现代化岛国里,重新陷入种种与文明如影相随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不得已再次逃遁,另觅下一个荒岛。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开社会生活的截面,以清晰可鉴的年轮印痕,折射出社会进化史的缩影。

只有美感丛生的语言质地能表达出复杂含义的好作品,才能准确地凸现作者赋予的寓意,才能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层思考。试想,人类自鸿蒙初开,一路走来,整天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作为自己骄傲的旗帜,而今数千年过去,似乎是愈加趋于高度文明了。可扪心自问,由于携带着人性的丑恶和私欲,我们在栽种绿树鲜花之时,还注入了多少蒺藜的种子使我们自吞苦果?农药使田野的鸟儿濒临绝迹,污染的江河不再清澈,一个巴掌片大的山塬桃林,竟能成为方圆百里的风景名胜。在几乎是钢筋水泥构成的环境里,人类还能为孩子们谱写鲜活的童话吗?在急功近利地提升物质生存指标时,如果不铲除贪婪、掠夺和占有的毒瘤,社会生活必然滋生着浮躁、罪恶和恐惧,人类自己的灵魂将在哪一片净土上栖息?只有去绿化和修复好健全心灵的工程,天地人才能和谐相处,世界才不至于畸形和扭曲。

《荒》的结构奇崛,题旨宏大,语言叙述张弛有致。作者把政治、社会、人生、环境等重要元素糅合在一起,反诘着一个不绝如缕的古老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现代文明中如影相随的腐败、邪恶、贪婪、惰性、狡诈等,何以周而复始滋生不息?人类对自身的戕害,又给自己带来多少惶恐和惊惧?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几近令人崩溃,无处可遁。在不到字的篇幅里,作者能滴水见太阳,敢于作针尖上的舞蹈,以精微的刺绣,绘出一幅社会进化的标本。这篇作品的发表,给作者带来荣誉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写作上的自信。

《王小倩的腰》写得意味深长,女主人公凭借聪明才智,在举手投足间就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作者观察生活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的本领,显得缜密细腻,游刃有余。非鱼有着健全的知识结构和善于形而上思辨的头脑,在选材、立意和语言表达上,都体现出别出心裁的独特个性,尤其在编织故事上,能把形式上的形象思维和内在的逻辑思辨调理得并行不悖,从不局限于女性情感写作的视角。或针砭时弊的《楼前有块地》,或开掘人性的《逃》,或调侃生活的《桃梦》,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by/12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