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遵义晚报夏季养生节酷暑难耐,你的身体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句谚语来形容入伏后的遵义,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冷风对着吹,颈椎难受脸部面瘫;进进出出,冰火两重天,胃口都被折腾没了;天一热,失眠接着来,工作效率下降;老人小孩都苦夏,夏天未过半,人已瘦一圈……这些说病又不像病的问题也随酷暑而来。怎么对付它们?上周五,遵义医院举办第二场夏季养生讲座,医院肺病科、治未病科主任彭明松、脾胃病科主任向薇、原脑病心病科主任吴飚三位中医专家怎么说吧!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场上场下互动活跃

彭明松:体质不同,按需养生据彭明松介绍,中国人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虽然现在有很多辨别体质的分类方法,但是不宜简单对号入座。因为人的体质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体质类型综合在一起的。”他建议市民在养生前进行体质辨识,了解自己的体质。阳虚体质建议多晒太阳彭明松说,从中医角度来说,阳虚体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体质,男女老幼都多见。它是体内阳气不足的体质状态,通常四肢冰冷,夏天时往往也会长衣长裤厚袜,稍不小心遇冷就会感冒、腹痛、腹泻。

“夏季适当户外活动,时常晒太阳就是改善阳虚体质不错的方法,但要避免暴晒。”他说,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针灸、贴伏帖等办法进行调理。在日常锻炼中,宜做舒缓柔和锻炼,如快走、慢跑、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在饮食方面,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多食鸡肉、生姜、红糖。

阴虚体质者则应少吃姜

阴虚体质是体内津血相对不足,容易燥热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燥、耐受不了暑热,失眠多梦甚至盗汗等。彭明松建议,阴虚体质的人要避免烈日燥晒、大汗淋漓的现象出现,以免消耗更多津液,损伤阴血。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梨、西瓜、百合、银耳、冰糖等甘凉滋润食物,少吃葱、蒜、辣椒等辛辣燥烈品。“特别是姜,它属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所以要少吃。”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指的是那些夏日贪凉饮冷的人,可以用生姜来护卫脾胃阳气,使之避免受损,而阴虚体质的人就不宜执着于此。吴飚:脑血管病人别大意吴飚说,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热耗阴津,内风易动,故夏季养生不当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疾病。为此,吴飚给脑血管病人开出夏季养生处方:

用药有据。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对于动脉硬化患者,要根据化验结果服用活血降脂等药物,不可跟风,更不能凭感觉用药;对于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则要做神经内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确诊后,应及早治疗。

补充水分。夏季由于出汗较多,体内水分丢失严重,血液黏稠度增大,尤其在桑拿天,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为此,建议脑血管病人可以多喝水,对防暑降温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要注意择阴而处,在12时至15时阳光强烈时要尽量养阴,避免阳光直射。

平衡饮食。脑血管病人要注意节制饮食,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膳食中应注意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内为宜。此外,夏季应多吃时令水果,喝点绿茶,亦可食疗,如绿豆海带粥,宜长期当晚餐食用,清热、养阴、解暑、降压。

适度锻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夏季仍需适当锻炼,提倡有氧运动,但是要控制强度,早晨以快走、做保健操为主,晚上则主张散步,不可强度过大。要早睡早起、保证睡好子(晚12时)、午(中午12时30分至13时30分)觉,确保心情愉快、精神愉悦、阴阳平衡。

向薇:

吃出健康来

夏季,万物生长到达巅峰,天气最炎热,向薇提醒市民,此时应该注意,饮食均衡,注意休息,饮食清淡为主,少食生

冷油腻。

少吃生冷食物

冰棍、冰淇淋、冷水、冰镇的扎啤……你吃的时候是舒服了,但经常这样会使肠胃受刺激,长时间如此容易造成脾胃不调,肠胃受到长时间刺激很容易引起腹泻,长此以往会造成脾虚,对身体危害非常大,所以夏季尽量控制少吃对肠胃刺激太大的食物。

向薇建议,夏天少吃冷的食物,包括冷饭冷菜。越是感觉热,越应该多喝热水。这样会提高人的体温,排出汗液,直接通过汗液的挥发来驱走热气,是最好驱暑的方法。此外,喝热水还能暖肠胃,利于血

液物质的循环,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熬粥适当加糯米向薇说,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粥滋补身体。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皮蛋粥等,既可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建议在熬粥时,加入适量糯米。糯米香糯黏滑,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最适用于脾胃虚寒者食用。

手持晚报听讲座

离讲座开讲还有半小时,家住高桥西安路的夏明学老人第一个到达讲座现场。老人告诉记者,他家常订遵义晚报,最喜欢看每周二的健康周刊。从晚报上看到今年健康医院举办有健康讲座后,他赶紧拨打了咨询电话报名,还专门剪下了当天的相关新闻,揣在包包

里,提醒自己来听讲座。

现场像他这样带着晚报听讲座的人还很多。

体验环节受欢迎说夏季养生,就得提一提冬病夏治,敷贴是冬病夏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项,而艾灸则简单易操作。在当天的讲座上,中医院专门准备了现场体验环节,邀请现场听众上台体验敷贴和艾灸。

据彭明松介绍,人体有很多常用保健穴位,又好找又好灸。比如印堂穴,就在双眉之间,经常艾灸能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足三里,在膝盖下外侧第一个突出的骨头下三指的地方,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是中医保健中的大穴位;关元穴,脐下三指的地方,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不过彭明松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也没关系。中医艾灸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哪里痛就艾灸哪里,必然能起到极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合作内容请致电:-

文:周刊记者王文娟

图:周刊记者刘传

责任编辑:汤漫漫

审核:万玲









































白殿风是怎样引起的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by/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