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颅内动静脉畸形致颅内血肿早期干预疗效显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通常表现为脑出血、头痛、癫痫发作或者神经功能缺失,其中AVM自发破裂导致的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具灾难性的。另外,以研究为基础的证据表明,初发表现为颅内出血的AVM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在后期会有更高的复发出血率。若AVM破裂出血合并血肿则更需加以重视并积极地干预。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神经外科医师逐渐倾向于介入栓塞或者伽马刀治疗AVM,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然而伽马刀本身也会引起诸如颅内囊肿等并发症,因此AVM合并血肿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时机一直令医生们困惑。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健康中心的HyamalC.Bir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年1月的JournalofClinicalNeuroscience杂志。

该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至年中心收治的78例经显微外科切除的AVM破裂出血合并血肿的患者,中位年龄45岁(7-82岁)。其中45例为男性,50例为白种人,28例为黑种人。

38例患者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包括偏瘫,共济失调以及精神状态改变。纳入的病人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接受了手术:血肿后24小时内(59%)、血肿后24-48小时(17%)、血肿48小时后(24%)。

图1.一例破裂脑AVM患者的影像学图像。A:头颅CT平扫示左侧额顶部血肿伴脑室内扩张,且有中线移位及占位效应,可见右侧额叶脑室外引流。B、C:DSA前后位及侧位图像,可见左额顶部AVM,大小约为3.1×2.2cm,主要供血血管为左侧MCA及左侧ACA,极小部分由左侧PCA供血。D:术后DSA前后位图像示无残余AVM。E:术后第一天平扫,可见血肿已清除。F:术后1月CT平扫可见持续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后行开颅减压术。G:术后六个月示水肿和占位效应缓解。H、I: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CT平扫,示手术部位脑软化

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78例患者中有20例接受了术前栓塞,12例接受了术前伽马刀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持续时间为45.17个月。AVM病灶平均体积为3cm,近期随访示61例患者中,28例(46%)治疗结果良好无任何主诉(mRS评分1分),22例(36%)无严重残疾(mRS评分2分),87%的患者出院后生活可自理,但失访率达21%。

血肿后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mRS评分平均为0.84分,24~48小时治疗组平均为0.73分,而血肿48小时后治疗的患者平均分则为2.06分。24小时内治疗组及24-48小时组同48小时后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但前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分级I级患者术后平均mRS评分为0.70,II级为0.27,III级为1.9,IV级为1.7.I级和II级的mRS评分分别较III、IV级有统计学意义,但I、II级之间无明显差异。

术后并发症方面,9例(15%)患者发生脑积水,1例再出血,均无新的神经功能缺失。9例需行脑室腹膜分流术,8例(13%)需应用伽马刀切除剩余的血管畸形。

作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了AVM合并血肿术后预后良好的预测因子,详见表1。

表1外科干预破裂AVM合并血肿后临床结果的预测因子

在单因素分析中:早期干预(≤48小时)、S-M分级I级和II级、年龄(11~40岁)及术前栓塞在对结果的影响上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吸烟及高血压会导致预后不佳,术前伽马刀切除、性别、种族与预后良好的关系不大。多因素分析表明:早期干预(≤48小时)和年龄(11~40岁)会对积极的临床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AVM破裂导致脑内血肿的患者来说,采取急诊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结合本篇文献,笔者认为,在脑AVM出血急性期,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5ml,脑室、脑池明显受压,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者应急诊手术。

只有彻底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才能挽回生命。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同时切除畸形团,达到对因、对症治疗的双重目的。

本文由丁香园学术编辑赵普远编译

编辑:程培训

提问:

脑膜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是怎样描述的?

回复口令「」即可获取答案。

上周精选:

神外版元宵灯谜看你能猜对几个

沉痛哀悼|显微神经外科先驱Rhoton教授因病去世

脑膜瘤术中出现难控性出血、继而脑膨出如何处理?

颅脑解剖知识、精彩手术视频、最新资讯文章,只要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jc/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