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其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20~40岁。
有数据统计显示,30%~65%的脑血管畸形患者首发症状是出血,出血的好发年龄为20~40岁;成人21%~67%以抽搐为首发症状,有一半的脑血管畸形患者曾有间断性或迁移性头痛病史。因此,年轻人出现癫痫发作,医院做相关检查,明确癫痫的病因。一旦发生脑出血,更要做脑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一、脑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
1、出血: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脑血管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约70%的病人在40岁以前发病,最多表现为脑出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半数左右。只要病因不去除,出血可以随时发生、反复发生!
2、癫痫:癫痫(俗称“羊癫疯”、“抽风”)是仅次于脑出血症状。可为首发症状或见于出血后,多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有定位意义。
3、搏动性头痛:位于病侧,可伴颅内血管杂音。一侧搏动性头痛、进行性偏瘫、以及颅内压增高等。
4、伴随症状:幕上病变者可有精神异常,偏瘫、失语等。幕下者多见眩晕、复视、眼颤及步态不稳等。
二、早期诊断
根据上述描述症状,可尽早行神经影像评估,早期确诊:
1、CT和CTA(CT血管成像);
2、MRI和MRA(磁共振血管成像):优于CT,磁共振不仅能显示畸形血管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还可区别出血与钙化;
3、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明确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是脑血管畸形确诊“金标准”。
三、处理原则及方法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适应症目前还缺乏统一标准,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对于出过血的动静脉畸形及患者有神经功能缺失(如表现为运动、感觉、视野及语言障碍)的动静脉畸形建议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的血管畸形,医生可以通过畸形大小、位置及引流情况,评估出血风险及手术风险,决定其是否需手术治疗。
脑血管畸形的治疗目标是避免颅内出血以及保护脑功能状态。目前,针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类:分别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显微外科切除术。第一种是采用“堵”,即介入栓塞的办法;第二种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包括伽玛刀、X刀、射波刀等);第三种就是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也是目前开展广泛的显微外科手术将畸形血管切除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