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是最常见的脊髓血管性疾病,也称为Ⅰ型脊髓动静脉畸形。因其临床表现与不少神经系统疾病类似,诊断往往困难。典型的SDAVF是一根动脉汇入髓静脉,导致髓周静脉丛扩张和脊髓充血,临床表现如同进展性脊髓病变。阻断动、静脉汇合处的瘘口是该疾病治愈的关键,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瘘口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瘘口两大类。外科手术简单而且效果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但如果SDAVF瘘口定位困难时,需行多个椎板切除。术中打开硬脊膜,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这些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而血管内介入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可以与诊断性DSA造影同时进行。因此,目前对SDAVF的处理倾向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NicolaasA.Bakker等对过去10年的最新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比较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两类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发表于年7月的《Neurosurgery》上。
该研究根据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引用的报告条目,从年1月至年9月的英文文献中,收集有关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论文,计算比值比(Oddsratio,OR);采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计算合并ORs值(图1)。
图1.根据PRISMAP(PreferredReportingItemsforSystematicReviewsandMeta-analyses)标准,研究文献的筛选流程图。
最终纳入35项研究,共计例患者,对两类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为,手术组例治疗后例瘘口即刻完全闭塞(96.6%,95%CI,94.8-97.8);介入组例治疗后例瘘口即刻完全闭塞(72.2%,95%CI,68.1-75.7)。术后瘘口即刻完全闭塞率手术组明显高于介入组(p0.)。
根据Cochrane手册的干预系统评价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显示所有研究中均存在重大偏倚。对18项研究的例患者评估两类治疗方法,合并OR值为6.15,结果表明支持外科手术治疗。通过评估13项研究的例患者SDAVF晚期复发率(OR值为3.15),结果表明支持外科手术治疗。在4项亚组研究中,22例患者Onyx栓塞治疗的SDAVF复发率为45%,35例NCBA栓塞治疗的复发率为23%(OR,2.51;95%CI,0.75-8.37),差异无显著意义(p=0.13)。
该荟萃分析纳入了部分质量较差的研究项目,使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该荟萃分析显示,在治疗的首次失败率和晚期复发率上,外科手术治疗SDAVF与介入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支持血管内介入治疗SDAVF的效果优于外科手术治疗的观点。
(新乡医学院李信晓编译,江苏医院刘创宏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1例终丝动静脉畸形报道
硬脑膜动静脉瘘经介入治疗后仍需密切随访
应用阿波罗微导管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瘘
宣武神外病例荟萃--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白癜风有哪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