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为什么跑马拉松一定要提交体检证明为什么

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

然而,马拉松不仅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极限运动,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极限项目。几乎所有马拉松赛事的《报名须知》中,都会有这样的提示:组委会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在赛前去相应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然而,几乎每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在参赛过程中猝死的案例出现。

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有据可查的运动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与入侵的波斯军队展开激战。希腊获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当他跑到雅典时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了。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全球大热,猝死事件也屡有发生。

在年的底特律马拉松赛中,有3名选手在16分钟内死亡,其中两人是因为心脏病突发猝死,一人是因突然昏厥倒地,头部重重摔在地上,脑部受创致死。

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两名业余选手——北京某大学学生(男,20岁)和某长跑俱乐部联队队员(男,64岁)猝死。

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又发生了相似的一幕:一名业余选手(男,26岁)猝死。

年,则是国内马拉松出现猝死事件最多的一年,共有4起。据国际体育组织统计,平均每5万名马拉松长跑者中会有1人死于24小时内的运动性猝死。

何为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的简称,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自发性”死亡,都可被归类为“运动性猝死”。其特征为:起因自发;发生突然;进展迅速。

国内猝死者性别男女比例为7.2:1,可能是由于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低,运动负荷小,对疲劳或其它过度负荷不易耐受等因素有关。

运动性猝死绝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根据死亡解剖的结果发现,导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这类人群本身就有心脏的各种潜在疾病,占整个运动性猝死80%的比例。脑源性猝死主要是运动者原先就具有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原发病,运动诱发脑卒中(中风)引起猝死。

马拉松由于运动时间长,机体脱水、盐分丢失,体内高温,还可能导致中暑、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诱发的猝死。然而,也有一些马拉松猝死者,平时身体比较健康,未发现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异常。这种马拉松猝死者往往是平时缺乏锻炼,或者比赛前患上感冒、休息不好,身体机能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处于不良状况,此时可以表现为安静心率加快,肌肉乏力等。当马拉松的极限运动负荷超出其承受范围,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且剧烈运动时,伴随着脱水、电解质钾、钠离子的紊乱,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运动者的心肌会出现急性缺血、心脏停搏和脑血中断,进而发生运动性心脏猝死和脑性猝死。

运动猝死尽管发生几率很小,但却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因此预防是放在第一位的。在马拉松运动前做个心肺运动测验,能够有效预防马拉松运动性猝死。

心肺运动测验通过对运动中受试者的血压、心电圈、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的监测,发现静态仪器检查未能发现的问题以及某些器官潜在的病变,以此来预测运动风险。

心肺运动测验是一种无创检查,受试者只需做踏车运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全部测定,一般需要15~20分钟,就能定量测定心肺储备。它不仅可以指导科学运动,减少不良事件的风险,还可以预测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心肺适应能力。

例如一位马拉松运动员,静态下做血气检查,其氧分压正常。当运动量增加时,氧分压可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这就需要给他做心肺运动试验,看看他运动心率达到多少时出现血氧下降,这样就可以建议他控制运动量,使之低于这个心率,确保安全。另外,心肺运动试验还可以评价最大运动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等。

心肺运动测验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平时的运动是否安全,这对于喜爱运动的人群来说,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检查项目。

欢迎大家投稿给丝路君

说说你的故事

投稿联系方式(识别图中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myc.com/jbjc/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