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浩,张涛来源:CHC论文汇编日期:-08-16
(没有找到控制肺动脉的双向Glenn图片,这个肺动脉直接给断开并闭合了,控制的忒狠了,凑合看吧)
目的:格林手术是单心室类心脏畸形生理性矫治的必要手术。格林术后附加的肺血流主要包括经肺动脉的前向肺血流。对于格林术后附加的前向肺血流保留还是控制目前仍存在争议。方法:回顾至年在单中心因单心室畸形接受格林手术的例病例。格林术后以上腔中心静脉压(CVP)为基准,当CVP平均压大于16~18mmHg则实施肺动脉捆绑术(PAB)。格林术后例对前向肺血流未予以处理(非捆绑组),24例通过PAB对前向肺血流给予控制(捆绑组)。捆绑组同期实施完全性肺静脉畸形矫治或共同房室瓣成形共6例,非捆绑组实施上述手术共10例。患儿术后均随访,平均随访(4.0±2.7)年。结果:住院期间非捆绑组死亡2例,捆绑组死亡1例。两组患儿术前均实施心导管造影,其Nakata指数无差异,但捆绑组肺动脉平均压更高[(19.1±5.9)mmHgvs(15±3.7)mmHg,P=0.01],以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偏高(82.6%±4.4%vs78%±6.2%,P=0.03)。格林术后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但无显著差异。非捆绑组格林术后即刻平均为(13.6±2.7)mmHg,捆绑组CVP为(18.7±2.2)mmHg,(P0.),经PAB后捆绑组CVP下降至(14.9±1.7)mmHg。两组术后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和引流量均无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较高的肺动脉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术中合并实施完全肺静脉畸形矫治或房室瓣成型是需实施肺动脉捆绑的危险因素。随访期内两组生存曲线无差异,但非捆绑组主心室趋于扩大,共同房室瓣反流加重。捆绑组有4例,非捆绑组有40例接受后续的全腔手术,两组接受全腔手术的间隔时间无差异[(2.3±1.1)年vs(2.2±1.9)年,P=0.90]。
结论:对于格林术后肺前向血流偏多患者,以中心静脉压为指导,可以通过PAB对前向血流进行控制,可以较好维护心功能,房室瓣以及肺血管床。对于CVP不高的患者若不限制前向血流,可能导致心室功能的下降和加重房室瓣反流。国人格林术后合适时间内完成全腔手术的比例偏低,更提醒需进一步完善格林术后前向肺血流控制的策略。
白癜风能治疗好吗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