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时,美颜相机拍个照;吃饭时,美颜相机拍个照;学习时,美颜相机拍个照……
是不是很熟悉啊?对小编来说,最近拍照片时,总是要开美颜,没有美颜效果我就不拍照片了。
由此,就想到在心理学中是怎么样看待“美颜”这一现象的。
在知网上搜索“美颜”之后,发现有条相关的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很多。(见图片)
其中,美颜与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方向有:原因与影响
重视美颜的原因(美颜的心理需求)
人们对容貌的重视,对容貌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一个中性词)。
人们对自我的认知,重视他人对自己的想法、印象等。
美颜背后的心理机制(例如,自我面孔提升效应:简单理解就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面孔是有吸引力的)。
……
使用美颜的影响
美颜对自我呈现、自我认知的影响
美颜对身体意向的影响
美颜对消费的启发(消费心理学)
……
当然,美颜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比较骇人的是)喜欢用美颜相机=心理疾病?具体来说就是身体畸形恐惧症,这是恩里克·莫斯利在年提出的,现在被称为身体变形障碍或变形恐惧症,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也就是说,人会过度担心、过度注意自己外表微小的缺陷,由此而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绪。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还有很多其他的症状,如抑郁、强迫等。
为此,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的人总是希望采用各种方式来“修复”自己的“缺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而美颜相机应该是最简单、最省钱的“修复”方式了。
现在可以用两个步骤对照一下自己使用美颜相机的情况:1、美颜自拍带来的不是愉悦感而是负担感;
2、每天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思考美颜自拍的问题。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并且与美颜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或许不止这些,这里仅仅是列举了一些。
那么大家认为使用美颜相机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小编觉得至少自己的心情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