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洛清枫~
“妈妈,老师说我数学数学不行,拼音拼音不行,识字识字也不行,我是不是真的傻?”
儿子跟我说完这些话,可怜兮兮地看着我,委屈的要哭。
我很震惊,一方面心里有点责怪老师,不该这么说,另一方面也是心疼孩子,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我将儿子揽入怀中,抱了抱他,微笑着告诉儿子说:“你不笨,你只是稍微慢了一点而已。放心,妈妈陪你一起努力,咱们慢慢追上来就好了!”
这是儿子刚上学那会发生的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我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反应,给了儿子努力奔跑的勇气和底气。因为儿子知道,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妈妈都会陪在自己身边。
01
孩子的成长速度有快有慢,也会有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有的孩子开窍晚,有的开窍早,这也决定了同龄孩子对相同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贬损孩子,否定孩子,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好、很差劲,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自尊水平的低下,逐渐丧失努力变好的动力。
而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内驱力。一个丧失了内驱力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批评感到麻木,那么学习自然也就走了下坡路。
有些父母喜欢采用“打击式教育”来激励孩子,很吝啬对孩子的赞美,结果适得其反,破坏孩子的自尊心。
02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父母对孩子说的话,无论是批评还是夸奖,都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定势",并从孩子之后的行动中反馈出来。因此,家长的批评或表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好孩子真的是夸出来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而且怎么夸,是要讲求方法和技巧的。
首先,要夸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于夸奖孩子“聪明”、“漂亮”、“有天赋”,这会让孩子觉得做好一件事、学好一门学科,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有优势,那么孩子就容易养成自命不凡的清高,自然也就不会再去努力。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就会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会不断取得进步,所以他们更愿意去接受挑战,也能更好地激发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其次,夸奖时要说到点上,注重细节的描述。
父母夸奖得越具体,越注重细节,也就是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比如,当儿子的字练得很好时,我就会给儿子指出细节:
“今天的字写得很整齐,而且横平竖直的,不再歪歪斜斜,说明你有很努力地练习自己的控笔能力。不错,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儿子做完数学计算题时,我会再帮着检查一遍:
“很棒啊,今天一个错误都没有,你一定很认真!”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改善哪些方面,就会让整体更加出色。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学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一样的能力和偏好。父母绝对不能对孩子做的事,就是贬低。如果父母只拿孩子的不足去和其他人比,那么打击会是方方面面、永远存在的。
父母要无条件的接纳这种差异,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帮助孩子不断修炼自己的长处,弥补短板。面对孩子一时的落后,更要给予无限的包容和接纳,千万不要责备。
只有父母无条件的爱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让他们充满自信、敢于挑战。并且在一次次的努力中,孩子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开发,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03
父母的期待、信任和爱,能为孩子的成长和改变增添助力,甚至能成为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持续得到正面期许的孩子,他的成长将永无止境。
后来,陪儿子、夸儿子了两个多月,儿子的变化就超出了我的预期。而我的努力也终于帮儿子找回了自信。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笨小孩”,而是坚信每天进步一点点,他也可以做到更好。
放假的那天中午,我去学校接儿子。他兴奋地对我说:“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还让我在全班领读古诗,奖励了我一颗小星星!”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刻他开心到飞起的表情。
身为妈妈,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心、进步,更满足的事情呢?
我始终相信,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而我,也将一如既往地陪伴儿子,鼓励儿子,走好他今后的每一步!
------END------
(我是
洛清枫聊育儿,专注分享科学实用的育儿经验,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